本帖最后由 暗流科比 于 2013-2-20 11:07 编辑
—— 浩克与尼尔马——波尔图海边游荡的白鹿与苍狼 1986年7月,吉瓦尼尔多·维埃拉·德·索萨出生于巴西大坎皮纳的一间私立医院里,所谓的私立医院,不过是一个没得到正经行医执照的家伙,拼凑了几台设备,用来解决社区贫民的问题的场所。吉瓦尼尔多没那么好的运气在正规的医院降生,因为他和巴西贫民窟的很多孩子一样,没有父亲。但他跟很多更不幸的孩子不一样,因为上帝给了他一副强壮的身体,他的妈妈因此给他起了个昵称叫“浩克”。
就在小浩克呱呱坠地的整整两年前,巴西班代兰蒂的一个商人家庭多了个孩子,这个孩子不仅有个父亲,这个父亲还是当地的首富,良好的家庭背景让这个孩子皮肤光洁、头发整齐,再加上他俊朗的外表和可爱的坏笑,小小的他就很讨女孩子喜欢,这个孩子叫做尼尔马·霍诺拉托·达·席尔瓦,当然,大家一般叫他尼尔马。 —————————————————————————————————— 在小浩克的成长记忆中,充满着能把人吓哭的枪声、拳拳到肉的搏斗声和摇摇欲坠的小屋阴影里,令人很不舒服的窃窃私语声,在这里成长的孩子很小就会分辨那些面目可憎的大人中,哪些是实在填不饱肚子准备偷一个孩子去卖钱的危险分子,哪些是刚谈成一笔毒品生意心情很好会给自己一个里亚尔的好叔叔。 当然,在巴西的街头,足球永远是不变的主题。十来个孩子凑在一起,各自贡献出几块砖头、几支粉笔,就可以很快开始一场五个前锋对阵五个边锋的街头比赛,而浩克的强壮身体很快就为他打响了名头。 大家都搞不明白,都吃一样分量的食物,为什么浩克就能长得比大他两岁的孩子都宽阔厚实。就像大家都搞不明白,为什么在巴西街头长大的野兽一样的浩克,最后会变成一个循规蹈矩、连夜店都不怎么去的好孩子。 同样一段时期里,五百公里外的小尼尔马正在接受良好的教育,他有一个专职的家庭教师,还有两个同样家境的死党,在音乐和绘画中成长的孩子果然要文质彬彬一些,他们要踢球的时候,会有人把贫民窟的小孩子赶开,让他们三个轮流一对一。 当然,有钱人家的孩子毕竟也是孩子,他们不敢在公众场合,尤其是没有家里人陪同的公共场所大声谈论足球,因为在大坎皮纳这样的城市,巴西国际和格雷米奥的恩怨是主旋律,如果你告诉大家你一家人都支持国际,难保不会有一位怪叔叔吼叫着格雷米奥的队歌过来揍你一顿。 也没人能搞明白,为什么彬彬有礼、长相阳光的大男孩尼尔马,会在脱离父母,展翅翱翔以后,迅速变成一个荤素不忌、痞气十足的坏男孩。 —————————————————————————————————— 浩克的身体发育很早,结束发育也挺早,他吃进去的能量似乎都用来填满他那副宽厚的骨架了,14岁那年他的身高将将突破了一米八零,之后就再无寸进,他16岁时被一个面相和善的大哥哥搭讪,从此知道原来还有第三种大人,那就是把他带进职业足球之路的球探。 于是他与维多利亚签订了一份青年合同,很快就获得了出场机会,看起来,他就要和巴西的数以百计的同龄人走一样的道路,踢球,努力踢球,被发现,被培养,名声大噪,名利双收;或者,和数以万计的同龄人一样,踢球,努力踢球,无人赏识,放弃踢球。 不过,似乎上帝要让这个孩子与众不同,维多利亚降级了。 然后,有人对浩克说:“我是日本人,来日本踢球吧。” 于是接下来,他在日本流浪了三个城市,大家眼里的老实孩子浩克顺从地换了个地方睡觉,换了个地方踢球,因为他明白,只有球场,才是释放心中魔鬼的合适地方。 另外,浩克的心里也在想,相距只有几十公里的三个城市,换不换都无所谓,反正我不会一直在这踢球。 浩克在岛国到处晃荡的时候,尼尔马已经是国际青年队的主力了,他灵巧纤瘦的身材、在巴西都能算得上出类拔萃的脚法,当然还有他与众不同的家境,都让他走上了一条前途光明的康庄大道。 但是,你想的太简单了。上帝忙着折腾那边那个强壮的玩具,于是魔鬼找上了这边这个纤细的少年。尼尔马很郁闷,每次他的家庭为他开辟一条全新的光明道路,他总会遇上一个状况把大好的形势毁掉。 先是伤病,4个月,他爸找来个法国球探,把他带去了里昂。 在里昂他只花了一场球就梅开二度,然后一整年过去了,他还是梅开二度。 租借回巴西,他终于在科林蒂安找到了成就感,然后国际生拉硬拽把他拽回去了。 他想,回去就回去吧,反正我不会一直在这踢球。 —————————————————————————————————— 浩克在岛国很开心,但在球场上有时候也郁闷,他一直以为自己的体能是刚刚的,结果他发现在这片狭窄到连球场都比标准场小一些的小岛上,守门员都比他能跑。不过还好,他的宽肩膀和大个子是全日本都出了名了,他用一米八的大个子在整个岛上横冲直撞,觉得很没意思。 于是他开始琢磨,要不我不全速跑,我用半速,一边跑一边看,送几个助攻玩玩。 然后他花了32分钟时间玩了个助攻帽子戏法。 然后有人花500万把他带到了波尔图。 尼尔马在巴西不太开心,他在球场上霸气侧漏,但是回了家总是憋屈,他从没离开过家庭的荫蔽,严厉的父亲和唠叨的母亲让他腻烦透了,他开始欺上瞒下,开始阳奉阴违,当然,憋屈不可能就这么散去,他只能上球场发泄。 于是他开始琢磨,反正国际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球员,我别跟他们配合了,自己来吧。 然后他花了2分钟时间过掉了4个人,把球送进了球门。 然后有人花1200万把他带到了西班牙。 再然后,有人花900万把他带到了波尔图。 —————————————————————————————————— 浩克是08年去的波尔图。尼尔马是11年。 浩克已经在波尔图进过球、助过攻、打过架、挨过骂。 尼尔马到波尔图的时候,浩克刚跟球队续约。 其实这俩孩子不是第一次见面。 2010年世界杯预选赛上,巴西当时的主教练叫邓加。 当时两个人站在一起,是那么的不同。 浩克强壮,宽厚,小腿粗壮,脸盘方正,冲起来像主战坦克,慢下来还能传球,在场下总是憨憨的笑。 尼尔马纤细,修长,大腿结实,脸盘瘦削,带着球像解腕尖刀,不带球像出洞灵蛇,在场下总是惫懒的笑。 这俩人站在一起,黑人VS白人,全能VS刺客,底层草根VS名门贵胄,端庄朴实VS惫懒无忌,把这俩人摆在一起,活像邪气的豪门公子,带了个踏实的农村保镖。 但偏偏世事就是这么无常,在喧闹混乱的街头长大的孩子改邪归正成了忠厚老实的全能领袖,在文雅安静的书房长大的孩子困兽出笼成了妖异绚烂的冷血杀手。 在那支从教练到球员都平民草根的球队里,这俩是冉冉升起的新希望,每个人都知道他们会轰然起飞天际翱翔,只是没人猜到这俩会聚在一起发光。 —————————————————————————————————— 这俩聚在一起的时候,波尔图换了个新教练,自从穆里尼奥走后,这里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南欧豪门,已经沦落成了大西洋岸边的荒野。2011年,连担负着复兴希望的博阿斯和法尔考都走了,这里没有星光,只有靠遍布世界的球探选来的无数天才。 然后整个世界看到了属于他们俩,和新教练的秀。 浩克一如既往地韬光养晦,他还得适应新的进攻搭档,他前插发现球没送到,他回撤发现人太多了,他半速带球突,发现队友站着看,他全速冲起来,又听见有人在要球,他有点郁闷。 尼尔马很开心,他完全无缝地融入了这支球队,说是融入,也并不恰当,只能说,他在这个自由进攻轮流单打的体系里如鱼得水,赛季前8场,12球,他每一次触球,整座巨龙球场都被巨大的声浪震得摇晃。 慢慢地浩克熟悉了进攻的体系,他和另外两个少年老成的家伙形成了默契,他开始进球,他开始助攻。 慢慢地尼尔马脱离了进攻的体系,他和另一个突破狂同时落入低谷。 再然后,两个人的轨道接起来了。 对于浩克来说,小时候母亲的教诲和在日本的经历,让他骨子里渴求成为一个团队的、无私的、策应一切的全能前锋,于是他分边给罗德里格斯,横敲给大狙,更重要的,回撤然后塞球给尼尔马。 对于尼尔马来说,他走太多弯路了。他与生俱来的球感和带球天赋规定他只能成为一个游走在人与人的缝隙之间,必要的时候亮出獠牙一击必杀的蛇精灵杀手,于是他专注于跑位,寻觅并精确抵达电光火石之间最合适的位置。 于是浩克打出了40+20的数据,于是尼尔马搞定了一系列见血封喉的关键进球。 于是波尔图第一年五冠,第二年干掉皇马。 —————————————————————————————————— 于是这两个巴西来的孩子,携手进入了金球奖的候选名单。 浩克用他鹿一样健壮的小腿和鹿一样宽厚的肩膀,把球队扛在了肩上,他是这支球队无私、敦厚、目光柔和、意志坚定的白鹿。 尼尔马用他狼一样锐利的目光和狼一样敏锐的嗅觉,为球队指引方向,他是这支球队犀利、残忍、牙齿尖锐、嗜血冷酷的苍狼。
在波尔图这片海边旷野上,冠军、王朝之类雄图霸业还只是教练考虑的事情。他们俩,苍狼与白鹿,都还正年轻着。在他们身上,你可以感受到年轻是美好的。年轻意味着可以挥霍几年时光,砸碎一切规矩,然后在某年刷20个助攻或者过掉4个人来吓世界一跳。 年轻意味着哪怕身处绝地旷野,依然不必急吼吼的去求冠军求荣耀,因为未来还有许多许多路可走。 在尼尔马到来之前,浩克在这片旷野上显得形单影只,格格不入;尼尔马并不算和他同类的家伙,但是,这个惫懒散漫不靠谱惯于蔑视一切的青年到来后,波尔图的海边多了森然狼嗥之声。这一对也许永远不会成为同类的白鹿和苍狼,就这样结伴同行了,走下去,顶着一头奇诡、阴森而又自由奔放的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