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可以根据相关战术理论来确定一些大体原则。一方面,传控战术采用“渐进式传球系统”,从后场开始发动进攻,因此在球队战术指令中一般应勾选上“Play Out of Defence”,一个(或两个)具有一定传球能力和视野的出球后卫往往会有所帮助。另一方面,传控战术具有适中或较慢的推进节奏,因此适合于“后插上型跑位组合”。因此我们可能需要一个“技术型十号”(不是绝对的),以及足够多的后插上攻击点,这有助于在前场造成局部优势,扰乱对方防守。(以上相关战术概念可参考(http://www.playgm.cc/thread-922905-1-1.html)
为了实现以上描述的场景,即让对方找不到好的出球点而盲目解围,我认为关键在于盯人而不在于压迫。一般来说,由于我们在进攻中推进较为耐心,可以充分压缩对方阵型,因此,在对方后场得球的时候,可供其选择的前场出球点并不多,我们完全有可能通过合理设置盯人来加以覆盖。一般情况下,只要我们的防线不是很低,我方两个中后卫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拦截到对方长传找中锋的直传球的,因此没有必要对中卫设置人盯人。另外一个容易被对方利用到的空挡就是我方边后卫/边锋之间的区域,对方的边路球员容易在这个位置接到球发动进攻,起到进攻支点作用。因此,我们在球员能力占优的情况下,可以指示我方边后卫脱离预设防守位置,对对方的边路球员进行盯人,以拔除其边路进攻支点。再者,如果我方有前腰球员对位对方后腰,也可考虑对位人盯人,以限制其后腰的进攻发起点作用。因此,一个较为有效的防守策略就是:较高的防线/压迫线+正常的压迫强度+局部人盯人(或许配合造越位)。另外,采取“逼抢门将”指令也可能会进一步迫使对方大脚解围。(逼抢门将是中文版的一个翻译错误,英文原文是Prevent short GK distribution,实际含义是当对方门将持球时上抢对方的后防线球员,以阻止门将短传出球。当我方前场人员较多时更有效,比如,双前锋或前锋+前腰+边锋阵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