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wwxboy123 于 2019-2-4 00:27 编辑
曼联 篇 Manchester United F.C.
第五季 20/21赛季 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 (Premier League)
-------------------------------- 弗格森在曼联(5):下课危机 --------------------------------
在1987-1988赛季夺取联赛亚军后,壮志未酬的弗格森,继续大刀阔斧地进行球队改革。
所有“红魔”拥趸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觉得这个苏格兰中年人会带给他们久违的荣耀。
首先在阵容完善方面,弗格森仍然在购买他想要的球员,并完成了几笔非常重要的收购。
花了180万英镑从巴塞罗那买回威尔士射手马克·休斯;20万英镑签下年仅17岁的李·夏普。
对于马克·休斯,弗格森和曼联球迷并不陌生。
两年前弗格森还在担任苏格兰国家队助理教练的时候,在世界杯预选赛对阵威尔士的两场比赛里,他都在场边见识过这个小个子前锋的威力。
曼联球迷对休斯就更熟悉了,他本来就是老特拉福德的孩子,15岁就从威尔士来到曼联青年队。
中场出身的他被当时的教练欧文改造成前锋,19岁进入一线队参加顶级联赛,可惜第一年他是在冷板凳上度过的。
到了第二年的11月,球队遭遇大面积伤病,休斯终于等来了机会,上演了英甲处子秀,并且在首秀里收获了进球。
之后他就牢牢占据了曼联主力前锋的位置,并且在1984-1985赛季里打进了24粒进球, 自己成为年度最佳新人的同时,帮助曼联夺得了足总杯——这也是前弗格森时代获得的最后一个奖杯。 球迷们称休斯为“红魔鬼”。
1986年1月,就在弗格森到曼联履新之前10个月,他被阿特金森卖到了西甲豪门巴塞罗那。
本来踌躇满志的威尔士男孩,却迷失在了诺坎普,在巴萨的前17场比赛中只为球队打进了一个球。
加泰罗尼亚人无法忍受他糟糕的表现,将其租借给了德甲巨人拜仁慕尼黑。
陷入低谷的休斯在慕尼黑的土地上逐渐解冻复苏,之后弗格森来了,将他带回了老特拉福德。
在弗格森麾下的7年,休斯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弗格森的曼联复辟的奠基人之一。
李·夏普又是一名伤仲永式的球星。
1988年的夏天,只有过16场低级别联赛经验的边锋李·夏普被曼联球探发现,并以创当时学徒球员签约记录的20万英镑,将其收归旗下。
来到曼联的李·夏普因为天赋过人,迅速升到一队,但是弗格森希望把左边锋的他改造成左后卫,导致他在一队初期的表现并不光彩。
直到1990-1991赛季取代拉尔夫·米尔恩回到左翼的位置,李·夏普才开始在边路“飞翔”起来。
他在老特拉福德待了8个年头,后期的位置也一直不固定,在两个边路和左后卫之间来回转换。
到他的接班人彻底成熟起来之后,弗格森以450万英镑的价格将其卖到了利兹联,破了后者球队历史上的转会费记录。
休斯回归,天才少年助阵,1988-1989赛季在充满希望之中开始了。
这个赛季的曼联备受期待,却因为新老球员的磨合问题,以及突然袭击球队的伤病,让球队走的磕磕绊绊,极不稳定。
联赛打了不到一半,曼联甚至跌到了弗格森接手的那个赛季的排名以下。
成绩不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弗格森的严格管理触怒里队伍里的一些“明星大佬”,比如诺曼·怀特塞德和保罗·麦克格拉斯等人。 后者要和弗格森对着干,而弗格森不惜以球队成绩不佳为代价也要压倒他们,将这些不听指挥的士兵下放到了预备队。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弗格森有揠苗助长之嫌。
那个赛季,弗格森将一些1986年参加青年足总杯决赛的曼联小球员带入了一线队,
比如李·马丁、托尼·吉尔、大卫·威尔逊等人,此外还有其他年轻球员,如比尔兹莫尔、马克·罗宾斯、戴尼奥·格拉汉姆、以及李·夏普、麦奥拉纳这些收购回来的年轻球员。
一个球队在一个夏天里填充进这么多“娃娃兵”,成绩起伏不定也就不难解释了。
在弗格森入主曼联三周年的时候,球迷们在克莱夫训练基地公开打出标语牌:“三年已无借口,弗格森应下课。”
弗格森像没有看到似的——当然他日后承认当时确实感受到了紧张和压力——但他继续指挥着他的“孩子们”训练,因为他在这些孩子身上看到了未来。 球队老板爱德华兹也在背后给了他很大的支持,让他按照自己的思路干下去。
赛季结束,曼联只拿到了第11名,和弗格森履新的第一个赛季的排名一样,并且在联赛杯和足总杯也早早出局。 这是一个“四大皆空”的赛季。
这一年英格兰足坛还发生了一件举世震惊的大事件:希尔斯堡惨案。
1989年4月15日,在谢菲尔德市希尔斯堡体育场举行的利物浦对阵诺丁汉森林的足总杯半决赛中, 由于球场结构的问题和组织秩序混乱,在比赛开始后尚有5000名利物浦球迷未能入场, 警方开启了大门却没有给予必要的引导,致使5000人涌向同一看台,过度拥挤造成了严重的踩踏伤亡,96人丧生,两百多人受伤。
这件球场惨案震惊了英格兰和整个世界,和“海瑟尔惨案”一起,成为利物浦球迷和英格兰球迷心中永远的痛。
并且因为警方的隐瞒和推卸责任,这件事情的真相直到2012年9月12日才真相大白,英国首相卡梅伦向利物浦球迷和遇难者家属公开道歉。
这个让利物浦悲伤、曼联混乱的赛季结束了,但是弗格森的重建工作并没有结束。
得到老板支持的他,为了增强球队的实力,继续大肆招兵买马。
1989年的夏天,弗格森抛出巨款买入球员。
先是从诺丁汉森买来中场大将内尔·韦伯;
接着以创英伦后卫转会费记录的230万英镑的价格,从米德尔斯堡购入中后卫加里·帕里斯特; 随后花了62.5万英镑从奥尔德姆竞技带来了左后卫悍将丹尼斯·埃尔文; 最后,用240万镑从降级的西汉姆抢来天才中场保罗·因斯。
内尔·韦伯因为自身的伤病原因,在弗格森手下并没有拿到主力位置。后面的几个人,则成了弗格森红魔王朝不可或缺的棋子。
帕里斯特到来后,经过一个赛季的磨合期,和两年前加盟的史蒂夫·布鲁斯擦出了火花。
两人搭档中后卫,配合默契,完美互补,组成了曼联未来10年里最牢固的中后卫防线。
丹尼斯·埃尔文见证了“红魔”崛起的整个过程,他在这里待了整整13年,跟随弗格森和球队一起,获得了26个冠军。
他原本是右后卫出身,但是弗格森把他放到了球队的左侧,他却干的比右边更加出色,逐渐成为了曼联历史上最出色的左后卫。
在整个90年代,他都是曼联雷打不动的左路天尊,并且被选入英超10年最佳阵容。
“总督”保罗·因斯名声在外,身为后腰的他是西汉姆联的绝对核心。
这一年西汉姆联降级,因斯不惜背上叛徒的骂名,追随弗格森来到了曼联,开启了自己职业生涯和曼联共同辉煌的时代。
在为曼联效力的6年中,因斯成为了曼联的绝对中场核心,为红魔赢得了2次联赛冠军、2次足总杯冠军、1次联赛杯冠军、1次欧洲优胜者杯冠军和1次欧洲超级杯冠军。
他因为在曼联的出色表现,成为了英格兰国家队历史上的首位黑人队长。
在将自己运动生涯最为辉煌的时期留给红魔后,1995年夏天,因斯被弗格森以当时打破曼彻斯特联队转出球员身价记录的700万英镑卖给了意大利豪门国际米兰。 但是在米兰城,“总督”已经荣光不再,很快就回到了英格兰,想回曼联的他被弗格森拒绝了,转而加盟了曼联的死敌利物浦。
弗格森率领着阵容升级的曼联,踏上了1989-1990赛季的征程。
新加盟的球员因为磨合问题,刚开始并没有很好地融入球队,特别是天价加盟的中后卫帕里斯特,在后防线上失误频频。 在对诺维奇的比赛中,帕里斯特在上半场表现非常糟糕。
中场休息时,弗格森对着他狂吼:“你真是个耻辱,帕里斯特。你给我下来,你要能再上场得谢天谢地。” 于是帕里斯特脱下了衣服,只穿着底裤闷闷不乐地坐在那里。
到下半场要开始的时候,弗格森冲进更衣室说:“帕里斯特,我可不能就这么放过你。把球衣穿上给我上场。”
帕里斯特则开始疯狂地在地板上找他的球衣。
刚踏入1990年,曼联就在做客缅因路球场挑战同城死敌曼城的比赛中,1:5惨败而归。
这个时候弗格森的声望已经降到了谷底,球迷的耐心也消磨殆尽,大片球迷倒戈,呼吁俱乐部让弗格森下课。
一直支持弗格森的俱乐部主席爱德华兹也在考虑解雇弗格森。
弗格森整个曼联时代最困难的时刻到来了,但足总杯上的胜利拯救了他。
足总杯四分之一决赛是弗格森和曼联共同的命运转折点,
马克·罗宾斯的进球让曼联1:0客场击败诺丁汉森林晋级,让弗格森的帅位起死回生。
后来有知情者透露,如果弗格森输掉这场比赛,曼联董事会会就地解除弗格森的教练职务。
幸好,在足总杯上弗格森总算有所交代。
在执掌曼联的第四个年头,弗格森率队时隔五年再次杀入足总杯决赛。
弗格森决赛中的对手是曼联旧将史蒂夫·库珀执教的水晶宫队。
在温布利大球场,双方3:3战平。在附加赛中,曼联1:0获胜。
但是为曼联进球的功臣李·马丁赛后却说,他进球完全是个意外: “我踢左后卫,正好靠近弗格森的教练席。突然,我听到弗格森在吼:‘往前!’于是我低头冲到禁区内,正好接到尼尔·韦伯的精妙传球,打入了那个制胜球。我们在更衣室里庆祝时,弗格森过来对我说:‘我说往前那句,不是冲你喊的!’”
弗格森终于拿到了他曼联时代的第一个冠军,也是曼联历史上第七次足总杯抡元。
虽然曼联在联赛中只获得了比前几年更差的第13名,但是这个冠军保住了弗格森摇摇欲坠的帅位。
对于曼联来说,这座奖杯更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他为接下来一年的曼联获得23年来的第一个欧洲冠军打下了基础。
|